-
背景及結構
刀架按照驅動方式分為電器控制下的液壓驅動、電動機驅動、電動機和液壓共同驅動三種方式。本文討論電器控制下的液壓驅動超精密四方刀架。以臺灣旭日液壓四方刀架HP350為例,結構如附圖所示。該刀架是液壓驅動、電器控制的超精密自動刀架,刀架的定位是由內部所安裝的接近開關自動執行,其運轉是以液壓驅動??筛鶕抵笛b置的指令,任意四個位置定位,依據其自動向心性,保證精度可達到0.001mm,利用齒和齒之間自動鎖緊裝置的咬合剛性,可以進行重切削的加工,在20s內完成換刀。
2. 故障分析與處理
我們在日常維護中發現,液壓四方刀架,會出現換刀指令發出后,刀架不動作或刀架升起不轉換刀位;換刀后不準確或壓不緊等情況。針對此類問題,在維修中,首先排除液壓故障。如果是液壓故障,就同其他液壓站一樣,只要按要求正確處理使其達到壓力要求即可。下面主要針對其他原因造成的故障進行討論。
?。?)換刀指令發出,刀架不能動作。先查看電控接近開關檢測燈亮否,按照各個接近開關的功能,檢測燈為紅色表示位置正確,調整碰停塊的開關的間隙在0.5mm。四方刀架共有7個接近開關,其中LS1、LS2是檢測刀架升降和放松夾緊;LS3、LS4是檢測活塞齒條左右端位置;LS5、LS6、LS7是檢測換刀位置。根據各個開關的順序亮燈,如損壞應更換。如一切正常,再檢查換向電磁閥1和2是否正確即可。
?。?)刀架升起不換刀。換刀指令發出,接近開關LS5、LS6檢測刀位,電磁閥接到指令,帶齒條的液壓缸供油,齒條帶動齒輪刀塔轉動換刀。若不動作,先檢測電磁閥是否動作,如不動作,再檢查液壓缸是否有泄漏,若有泄露,可能是密封件損壞,則要更換密封件;若齒條動、刀塔不動,則可能是齒輪結合子或端蓋脫落,需要更換或重新裝配。
?。?)換刀位不正確。檢測刀位開關LS5、LS6的位置是否準確或有松動,如有,則重新調整開關位置或換掉損壞的開關;如無,則檢查齒輪結合子連接是否到位或有松動,有之,需要將它重新安裝到位。
?。?)回轉過程中停止。調整緩沖器螺釘,不能太緊,要使液壓能通過,刀塔平穩回轉到所定位置為止。需要注意的是:調整完緩沖器螺釘之后,應使刀架空轉2~3次,確認后再鎖緊。
?。?)刀架下降之后,止動器無法后退(進給液壓缸無法后退,接近開關LS2的檢測燈不亮時)放松LS2的螺母并調整接近開關與碰停塊之間距離和位置,使之間隙在0.5mm左右,看檢測燈是否亮。檢測燈不亮,則說明接近開關損壞,就需更換開關。如更換后接近開關燈后仍不亮,就要考慮電磁閥或線路問題了。
?。?)刀架失控,旋轉多圈而不能停止到位在現場檢查時發現,設備運轉,故障現象時有時無。且在手動狀態下,刀塔往往連續運轉多步而不停,無論正轉還是反轉均如此。并且隨時間的增加,故障率在增加。根據出現的報警號與報警提示,可確定為刀架運動系統故障無疑。再經仔細觀察,發現刀架正常工作一個過程為:接收到轉位信號,轉塔刀架抬起,轉過一個刀位(仍在抬起狀態),轉塔刀架落下復位(準備執行下一個轉位動作)。而故障現象下的運行過程為接收到轉位信號,轉塔刀架抬起轉過一個刀位一直不落下。
根據故障現象分析,不論有無故障發生,其轉塔刀架轉位信號的接收是正常的,且與轉塔刀架旋轉方向無關。那么將是轉塔刀架旋轉方向動作控制和轉位信號的傳輸故障,重點放在與轉位動作有關的幾個元件上。采用傳統的方法,即觀察PLC中各零件的信號來確定故障部位,由于該故障時有時無,正好為我們提供了正常與異常兩種情況下的信號。通過比較轉塔抬起和轉塔旋轉動作中的信號區別,發現轉塔刀架鎖緊復位傳感器LS2和電磁閥兩個元件均處于異常情況。而電磁閥是一個輸出執行元件,它的動作受輸入元件的狀態控制,所以問題的關鍵是進一步確認鎖緊復位傳感器LS2的工作狀態是否正常。首先在手動狀態下點動轉塔刀架,觀察傳感器根部的LED顯示判斷,其鎖緊傳感器LS2工作異常。拆下檢查,證實其已損壞。因其損壞而使電磁閥長期通電不能釋放,最終導致轉塔刀架不能落下復位。更換鎖緊傳感器后故障排除。
?。?)轉塔刀架轉動動作遲緩,刀具不到位當壓力油進入液壓缸的一腔時,活塞齒條帶動齒輪回轉,刀塔轉位換刀,這一動作是有控制時間的,如果時間出現快或慢,刀具就不會到位,下個動作就無法進行了。
刀塔的回轉是由壓力油控制液壓缸實現的,根據推力液壓缸的工作原理可知,當該液壓缸正常工作時活塞的速度為V=4Q/πD2式中,V為活塞移動速度(m/min);Q為液壓流量(L/min);D為液壓缸內徑(m)。
齒輪輸出的角速度為ω=8Q/πD2d1
式中,ω為齒輪輸出軸的角速度(r/min);Q為液壓流量(L/min);D為液壓缸內徑(m);d 1為齒輪分度圓直徑(m)。
從式中可以看出,影響液壓缸速度和回轉角速度的只能是流量,而工作時流量也是一定的,只有在活塞缸出現內泄漏時,流量出現了損失,從而引起了角速度的降低。
通過這種分析研究,對液壓缸的兩個活塞的密封裝置進行檢查和試驗,發現造成內泄漏的原因是活塞的密封裝置有磨損,也就是說,如果活塞出現內泄漏,當左液壓缸進油后,壓力油將從兩活塞的密封磨損處進入右端液壓缸而流回油管。同樣,當右液壓缸進油后,壓力油將從兩活塞的密封磨損處進入左端液壓缸而流回油管。如果當密封元件磨損嚴重,液壓缸的外部密封裝置承受不住液壓油的內部壓力時,或液壓缸的外部密封失效后就出現外泄漏。
故障的排除方法:該活塞的原密封是采用一個Y形橡膠圈為主和一個特殊硬塑料制成的密封環為輔進行密封的,但Y形密封圈和密封環的尺寸均屬國外標準,與我國的標準系列不符,也找不到合適的國產密封元件來替代它。辦法是:通過查找資料并反復試驗,最后試制成功的密封元件是以一個Y形密封圈為主,兩個往復式O形密封圈為輔進行密封。同時對液壓缸兩端活塞結構進行再設計改進,并將這些密封元件合理分布在改進后的活塞上,經現場實驗,同原裝密封件一樣,效果明顯。正式投入使用后工作一直正常。